从十个要点看苏联兴亡(6)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接任总时才54岁(1931年3月2日出生)。当时人们对这位年富力强的新抱有强烈期待。他出身农民家庭,15岁19岁在他家乡边疆区一个农机站任机务人员。1951年进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次年加入苏共,1955年毕业后在地方从事共青团和党的工作,平步青云,逐级上升。1971年起任党中央委员,1978年当选党中央。主管农业,干得颇为出色。1985年才由葛罗米柯等几位元老鼎力举荐他当选总。戈氏是受过斯大林主义的系统教育,又在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中成长起来。所以他执政后起初还是执行斯大林路线。他清醒地看到苏联社会主义还不够发达,还是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星空体育官网,因此他要推行“加速发展的战略”,可是阻力重重。他急于根除俄罗斯人酗酒的传统恶习,大力开展“反酗酒运动”,遭到众人不满。他在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受阻后,1986年就曾经想甩开苏共,另外建立一个政党来推进改革。然而他深感势单力薄,难以另起炉灶,于是就想以“人道的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把苏共改变为西方社会党类型的政党。1987年他转向以“公开性”和“化”为中心的体制改革。1988年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他公开转向以“人道的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由于从70年代后期起苏联经济发展连年下滑,1989年东欧六国剧变后纷纷都由传统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于是苏联党内外要求市场经济取向的呼声日益强烈。这就迫使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这一年贸然实行三次急转变:2月决定从计划经济变为计划市场经济,5月进而变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9月更急于决定在500天内转变到市场经济。这样年之内三次改变决策,把全国经济全搞乱了。结果1990年这一年经济负增长-2%,1991年达到负增长-12%。于是全国陷入深重的经济危机,物资供应紧张,财政赤字急遽上升,通货膨胀飞速扩大,少数投机者大发横财,多数群众日益不满,怠工者日益增多。经济危机立即引发了社会危机。人们思想与社会秩序混乱,对十月以来社会主义主义建设的历史产生诸多疑问,党的威信大为下降,社会犯罪大为增加,短短5年时间(1987-1991年)者近四分之一(党员由1900多万降为1400多万)。党内外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对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和党政军高薪特权官僚集团越来越不满。社会上要求实行三权分立制和平等竞争制者越来越多。这样就迫使戈尔巴乔夫从1988年起去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把原来的最高苏维埃作为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这种做法实则引进西方的议会制。至1990年2月他又同意删去原宪法第六条规定“苏共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制度以及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文。于是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各种派别林立,争吵不休,难以形成统一决议。为了加强戈尔巴乔夫个人的权力以掌控混乱的政局,同年3月他又引进西方的总统制。3月15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以59.2%的得票率当选苏联第一任总统。实际上他已无法掌控政局。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接受制后,实际上这时苏联已经成立了几十个政党。连十月后早已被取缔的代表资产阶级的立宪党也死灰复燃,登上舞台。各色各样乌七八糟政党粉墨登场,这是苏联陷入深重危机的突出表现。经济危机和危机也引发了民族危机。戈尔巴乔夫1985年执政后依然推行大俄罗斯主义,继续打压各少数民族。尤其是1989年12月24日在苏联第2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苏共中央雅科夫列夫代表专门委员会证实了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秘密议定书确有苏德瓜分东欧、把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划归苏联的内容之后,立即引起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认清了1940硬被吞并的历史和半个世纪以来备受压制的残酷现实,于1990年3月5月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率先宣布脱离苏联,成为独立自主国家。这三国的率先独立成为苏联解体的序幕,随后又有格鲁吉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吉尔吉斯七国独立,最终导致1991年12月苏联多民族国家完全解体,分崩离析为15个独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