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评价 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如何让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2022年以来,马鞍山市创新推进特殊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充分激发一线技能人才发展活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马鞍山因钢立市,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企业众多,相应地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如何把这种宝贵资源化为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2022年,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在一线关键岗位上具有精湛技艺和绝技绝活的特殊技能人才,因学历和文化程度偏低,按照传统评价模式,到中级工便是‘天花板’,难以晋升技能等级”问题,马鞍山市在深入一线调研基础上,在全省创新出台《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资历、唯证书、唯身份”倾向,受到了企业和一线职工的欢迎。
原来,按照传统评价模式,职业技能每个等级都有逐级评价规定和学历、资历等方面申报条件的限制。《办法》出台后,打破了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让一大批特殊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破格评价,打破学历限制,改变理论知识考核方式,更加侧重对职业道德、传帮带水平、岗位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考核,明确具备四个条件之一的特殊技能人才,可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评价:掌握生产环节关键技术,技能水平领先的;发挥“传帮带”作用,在人才队伍培养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解决重大生产难题,有特殊贡献的;在本企业薪酬体系中,薪酬水平为同类员工1.5倍及以上的。
越级评价,打破资历限制,改变过去职业技能等级只能逐级晋升、达到年限才能晋升等限制,有效避免“熬资历”的情况。
马鞍山市不拘一格“评”人才,将评价权下放给企业,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让人才队伍“一池春水”活了起来。
在马鞍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扎根在此、奋斗在此,在各自工作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一路向前。
中钢天源钳工朱长鸷,虽只有高中学历,但在《办法》实施后,2023年连跃晋升为高级技师,放在以往,这样的职级跃升至少需要10年,“通过工作业绩评审、技能水平评估和现场操作技能评价,最后拿到了高级技师证,以前想都不敢想。”
“评上高级工后,不仅工资涨了,还获得了企业的2000元奖励。”受益于这样的评价机制,华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普通员工夏玉华也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高级技工证书,享受到了评价机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一个个一线“技术大咖”脱颖而出,获得“实至名归”的晋升,实现了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也让人才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进一步看,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转变的关键就在于马鞍山市人社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把评价权下放给具备资质的企业,使政府角色由全面“主导”转为“服务监管”。
坚持全覆盖宣传,马鞍山市在全市9个县区、园区召开政策宣讲会,通过发放一封信、“送政策上门”等形式,广泛宣传解读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政策。
坚持全流程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安排专人“一对一”上门指导,及时解决企业评估备案、评价方案制定、考核评价实施等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当好企业的服务员。目前,共认定备案企业45家,涉及68个职业、63个工种。
坚持全方位监管,马鞍山市强化特殊技能人才评价规范管理,“一企一策”,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实际,从评价方案制定、资格申报、评价实施、结果认定等方面全方位开展监督指导,保障评价认定结果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从长远看,马鞍山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
扩大企业自主评价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权,充分调动企业开展培训评价工作的积极性,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自主评价,扩大评价范围、提升评价等级,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实现以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规上企业自主评价机构全覆盖。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育才、引才、用人、评才并举,围绕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和热情星空体育。
加大在马高校产业工程师学院建设,在办学管理、人才培养、职称评审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融合通道,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持续推进技工强市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高技能人才引进、职业技能竞赛、技工院校振兴等重点项目,着力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