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专家谈 I 范济安:新型工业化-从实体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全文两万余字,有很多重要信息,比如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等等,大部分是政策性或面向全行业有效的内容,而其中有关的段落与常工作的关系最大。所以我想借《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系列谈机会,谈点个人的理解与体会。
仅从题目来看,《决定》改变了多年以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提法,将“实体经济”摆在了“数字经济”之前,强调的是首先以“实体经济为主导”,在实体经济中融入数字经济的元素、成分,改变实体经济的模式、业态,让这种变化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范济安表示,既然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那么最能代表两种经济融合的就是“新型工业化”,即从实体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过程。
以前包括我自己在谈到“数实融合”时,往往会说成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而这次《决定》强调的是两种经济的融合。
数字技术容易理解,像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都属于数字技术。而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经济活动,如电商、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或软件服务、计算机服务等。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在生产、交易和服务方面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规模、更大的竞争性、更依赖数据、更需要高技能人才、更网络化和更注重创新。
实体经济的主要特点则是依赖传统的生产和交易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和物质财富作为生产要素。比如,国家说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里的实体经济主要是指第二产业或工业,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以及水电煤热生产与供应等。
两种经济的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要超过技术与经济的融合。所以有时我们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止是技术转型,也包括管理模式的转型、业务模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转型、绿色转型等全方位的转型。
既然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那么最能代表两种经济融合的就是“新型工业化”,即从实体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过程。按照《决定》里的指示,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金壮龙部长在最近发表的题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署名文章中更进一步地指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基础。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是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及先进的设备和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的制造业总称。比如我们为制造业打造的5G工厂可以将原来以固定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的产线改变成为软件驱动的多款式产品混合生产的柔性产线,可以当作是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过渡的一种方式。
新兴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根据我们这几年来的实践结果,发现当前中国聚焦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和生物医药。
而未来产业则是面向未来社会需求、处于技术萌芽期或导入期,技术尚未成熟,市场应用还在探索中。它们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目前火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该算作未来产业吧!
在强调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两种经济的深度融合之后,《决定》还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而“工业互联网”恰恰是在这种背景和思路下提出,令人很容易理解为“工业互联网”被当作“数字经济”渗透到实体经济的最佳实践案例,要以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平台和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强调不忘数字经济发展时,《决定》重申平台经济创新和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及促进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星空体育。同时,提醒不是像当初消费互联网那样自由发展,而是要对平台运行和数据交易有常态化监管制度,包括数据的跨境流通。
以上是我对《决定》中有关“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学习理解与体会,不对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