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之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历程(第四章)1860年,在对抗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过程中,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建议开展洋务运动,建立新式学堂,建设北洋水师,建设军事相关的工业,以增强军事实力,后期又向民用领域延伸,中国正式开始工业化的尝试。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清廷开展改的革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以后,与原有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坐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务派登上清朝的舞台,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在官方的主持下迅速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汽轮船等新式武器,并装备了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洋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就。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是它毕竟曾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发展。
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煤炭、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开滦煤矿、汉阳铁厂等工厂)。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之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洋务运动时期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第一个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煤矿企业——开平矿务局,第一个通信公司——天津电报总局等,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等等。
一、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第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由李鸿章创办于1972年。既然是官督商办,还是以民间经营为主,因此轮船招商局被定义为民营企业。实际上,民间资本只有73万两银,而官银则有190余万两之多,完全是公私合营。
二、开平矿务局,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拟订官督商办章程,招商集股。1878年7月24日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 1881年全面投产,雇工3000人。1882,年产煤38000吨,1898年达730000吨。历年扩充设备,改善运输条件,备有运输煤轮,设有专用码头和堆栈。到19世纪末,总资产已近白银600万两。1892年唐廷枢死后,张翼接任督办,矿权逐渐为外商控制。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李鸿章派郑观应等人筹建,中间几经曲折,数易其人,终于在1890年开车生产。开工后营业兴盛,获利丰厚。1893年10月工厂毁于火,李鸿章派盛宣怀、聂缉椝负责清理规复事宜,后盛聂两氏在是局基础上改建为华盛纺织总厂,于1894年复工生产。
四、中国电报总局,1880年8月中旬,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奏准筹设津沪电报线,在天津成立官办的津沪电报总局,委派盛宣怀为总办。1881年11月津沪线完工前,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报总局。1882年3月1日起,改为官督商办,招股集资,分年缴还官办本银,听其自取报资,以充经费。盛宣怀、郑观应、经元善、谢家福、王荣和等集股湘平银八万两,是其创办资本。
五、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主持创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它的横空出世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开端,被西方誉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汉阳铁厂建成的首功之臣就是张之洞。
清末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具体执行洋务运动,向西方洋人学习,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运动。确立了八字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技术层面,保留原有体制。
由李鸿章主持,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即修铁路,不过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在1875年修建的,并不是洋务运动主持的,而是洋人集资修建的上海的吴淞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在那个年代,大清国从皇帝到平民,观点都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中国不需要铁路。内阁学士张家骧、通政司参议刘锡鸿(此人还当过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副使)等保守派的坚决反对,其理无非是说破坏风水、龙脉,招致洋人觊觎等。反对的真正原因是怕破坏中华固有的传统。传统思想那种遇新则反的态度成为中国工业化中最大的障碍。结果清政府用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的价格将吴淞铁路全部买了回来,最后拆了。吴淞铁路就这样在建成十六个月后被全线年,李鸿章偷偷摸摸修了条铁路,叫唐胥铁路。唐山到胥各庄全长22里,用于捡煤的铁路,当时的火车虽有轨道,但不是采用的蒸汽,是靠马拉的火车。
从1861年洋务运动兴起,到1888年获得修建铁路的资格,整整二十七年过去。直到洋务运动结束,都没有一条真正像样的铁路。真正的修建铁路要到甲午战败之后。
1840年英国凭借海军优势,在广东沿海多次进行挑衅,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清政府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英国的船坚炮利,为了加强海防和抵抗侵略,着手采购外国船炮,筹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继林则徐之后,魏源进一步发挥了学习西方筹办海防的思想。19世纪50年代,太平军到达南京之后,江苏地方官员曾多次雇用外国轮船协助清军对太平军作战。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侵略者从《北京条约》中攫得种种特权和利益,极力怂恿清政府购买船炮,迅速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从英国购买了“阿思本舰队”,后因英国人诸多挟制,清政府将此舰队退回变卖。太平天国失败后,闽浙总督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制造军舰。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也把从事生产的江南制造局改为兼造军舰。
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发生,列强出动军舰进行威胁, 清廷甚为震动,天津教案了结之后,命令沿海加强防务,由曾国藩、李鸿章分任其事。
同治十三年,日本派军队侵略。4月14日,清政府任命沈葆桢为钦差办理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前往处理。沈葆桢等奏称:日本有铁甲船二号,“彼有而我无之,水师气为之夺,则两号铁甲船不容不购也。”清廷批准购买。后因外国不准出售而未果。结果,清政府因无铁甲船,对日本不能不姑示羁縻,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侵略军才撤出。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浙江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晚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
光绪元年(1875年)5月30日,总理衙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交实施方案,基本同意创设三支海军的建议,光绪特命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李鸿章受权督办北洋海防后,即着手筹办北洋海军,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祯(林则徐女婿)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晚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由二洋分开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晚清政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北洋水师负责守卫京师,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福建水师负责福建、南海。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刘公岛立军。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之后又陆续从国外订购多只舰船。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九、东亚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火炮皆落后于日本。
甲午战败后,1896年,在直隶总督王文韶等人的一力坚持下,清廷下令重建北洋舰队,并准备聘用原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回华教练,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更是提出“非添设海军、筹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经过数年努力,至1899年,重建后的北洋舰队初具规模,同年4月,清廷任命叶祖珪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
此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洋舰队停泊在大沽口的四艘海字号驱逐舰被掠走,海军建设再度经历波折。1909年,晚清政府在南洋大臣周馥建议下,命令统一南北洋海军,叶祖珪任提督,同年叶在军中去世,由萨镇冰接任。
洋务运动兴起,国内百废待兴,要设厂、开矿、修铁路、造轮船、搞通讯等,不仅是需要工人,更是急需大批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于是有人就提出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
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从这里看,这帮留美儿童的确学习十分优异。虽然15年的留学计划并没有完成,但是回国的留美学生绝大多数都成为了中国当时各个领域的顶梁柱,其中不乏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人物。
最后94名留美的留学生于1881年回国。但是这批留学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有30人,包括6名工程师和3名铁路局长。在从事外交、行政方面的有24人,包括12名领事、,2名外交次长、公使,1名外交总长,1名内阁总理。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实业人才。例如,魏瀚、 郑清濂、吴德章、陈兆翱、李寿田、杨廉臣六位留学生回国后,成了当时东亚最大的船厂——福州船政局必不可少之员。
从事海军的有20人,他们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北洋水师。20人当中有14人当上了海军将领,其中吴应科升至舰队司令,徐振鹏升至海军次长,而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沈寿昌、黄祖莲等人在同敌军作战中英勇捐躯。
这些留美幼童回国后,后来成为国务总理1人,铁路局长3人,外交部长2人,铁路工程师5人,外交官12人,矿冶专家9人,海军元帅2人等。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都留在了历史上: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
除了以上措施外,清政府建立了中央银行(先称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开办翻译馆,翻译国外书籍;建立海关体系;修订法律,完善司法制度;开办新学;向国外派驻外交官员;改革政府部门等一系列措施。但所有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及清政府的权力改革。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清廷后期唯一的战略机遇期,可惜最后功亏一篑。1861年,清政府开始改革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19世纪中叶,清朝政府内外交困:内部的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平息,生灵涂炭,人心惶惶;外部则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俄罗斯借助为满清与欧洲列强调停的借口,兵不血刃的占领中华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致使外东北、外西北丢失。。
到了1861年,朝廷终于有人意识到需要向西方国家认真学习,追求自强和致富,希望分享工业成果,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不改变清朝的架构和“传统文化”,即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清朝版的“改革开放”——洋务运动。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意味着清廷内部有人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开始了奋起直追。洋务运动属于朝廷部分官员推动并实施的“工业”,但是他们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30多年后的结局——甲午战争的惨败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待洋务运动,可以发现。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与传统的农耕文明完全不同的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生,是经过多重的洗礼(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科学等)。中国的封建制度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建立一套相互匹配的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形成了一体化的封闭式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当晚清时期建立的工业企业也好、引进的工业技术也好,无法做到根植与中华文化之上。就像池塘中的浮萍,看似欣欣向荣,其实无法经受风吹雨打。洋务运动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也引进了西方的文化,这是对满清政府统治最大的冲击。显然满清政府无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文化。在经历了军事方面的改革、经济方面的改革、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后,延伸到领域的改革时,遭到了满清顽固派的,满清政府丧失了向现代政府转型的机会,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各个不同文明几乎都奔溃了。满清帝国崩溃(1912年,代表中华文明),俄罗斯帝国崩溃(1918年,代表东正教文明),奥斯曼帝国崩溃(1921年,代表伊斯兰教文明)。可以看出不同维度的文化,想融合发展是十分不易的。如果只是中国的失败,那可能是意外,但世界范围内,非西方文明的国家都失败了,那就要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他文明一直没有搞清楚工业文明产生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学习和模仿工业文明的技术、设备,明显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常常出现引进即落后,出现有一点发展成就就停滞的现象,向更高层次发展困难重重的问题。工业文明无法与自身文明相融合,是一直困扰着其他文明的深层次矛盾,即使花费百年时间许多国家也未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中国在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中,孙中山先生提出“三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试图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1921年,中国党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但中国党在早期仍然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一个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没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是以欧洲的工人运动和运动为基础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存在差异。这种情况直到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党领导集体的出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将西方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武器,他的出现和完善,彻底改变了中国党的窘境,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低谷走向了胜利,最后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年,中国又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党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将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制度,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不断的丰富理论,两者相辅相成。中国人民从此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对比苏联,苏联在一战之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实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组织体系。在特定的时期,这套体制显示了巨大的威力,集中全国力量迅速建设了苏联的工业体系,为苏联在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德国起到重要作用。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套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但之后的历代苏共并没有出现锐意改革,革除痹症的决心与魄力,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在现有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锐意改革,革除弊症,破除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强行扭转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将国家实力下滑趋势转向提升。这里的革除痹症,不是抓几个犯罪分子,而是要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打破原有的利益集团,使得国家更具有活力,需要不断打破固化的社会阶层,同时还能基本保持社会的稳定,所以说改革非伟人不可为之。但是中国做到了,而且在人类历史上也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做到。
这一时期的列强自顾不暇。此时世界经济环境极度不稳定,从公元1858年开始到1890年,短短32年里,欧美列强就经历了四次经济大萧条,其中公元1890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最为严重。在此期间,德国股票最先崩盘,而且暴跌两年之久,支撑起列强繁荣经济的铁路建设费用缩减60%,美国的金属与金属制品价格更是下降44%,欧洲小麦整体价格仅为公元1860年时的三分之一。对于列强而言,他们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应付国内与安抚殖民地,想要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实属有心无力。其中至少还有多个国家也在进行类似的对内变革活动。各国加强内部建设,提高综合实力,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
1860年,主张废除美国南方黑人奴隶制的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首次上台执政,南北各州之间的矛盾急剧恶化。
1861年,主张保留奴隶制的密西西比州率先退出美国,然后有11个州紧跟其后,并组成新的“联邦”——美利坚联盟国,武装对抗北方。不久南北战争爆发。4年后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告终,南方反叛各州的奴隶制得以废除,遗憾的是林肯总统遇刺身亡。林肯以生命的代价推动了美国的大踏步前进,使得美国在第二次工业中引领潮流,并为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1861年之前的日本,虽然因为黑船来袭事件打开了国门,但是保守势力依旧掌控大政,1858年发生了“安正大狱”事件。以权臣井伊直弼为代表的保守派主张“尊王攘夷”、反对幕府的维新派,受到牵连人数达到100余人,甚至有人被处死。这是一次逆历史潮流和而动的运动。在1860年终于发生了樱田门外之变,井伊直弼被刺杀。以此为标志,1860年,日本版的“尊王攘夷”从理论变成行动,全国下层武士和浪人走上了舞台的前面,为几年后的明治维新揭开了序幕,也为近代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强大的军事帝国主义奠定了基础。
同年,俄罗斯占领日本对马岛,由于当地民众的反抗以及国际干预,俄罗斯军舰不久撤走。但是这件事让日本意识到边疆的危机,从外部刺激了日本的变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这句线年在欧洲普鲁士得到了印证。那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继位,开始推动了普鲁士的军事体制改革,但是遭到议会很多人的反对,于是他启用了铁血宰相俾斯麦,首相不需要向议会负责,俾斯麦开始强力实施铁血政策,他极力主张以武力方式统一德国,为不久之后普法战争胜利和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威廉一世在位期间,俾斯麦一直担任首相,使其政见得以充分贯彻。
10年后,普法战争胜利,德意志统一,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德国实现弯道超车星空体育官网,是第二次工业的主角之一。
19世纪的俄罗斯,虽然雄心勃勃,四处扩张,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得到初步发展,但是落后的农奴制拖累了自身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缺少必要的自由劳动力。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定效仿彼得一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很多国家对俄罗斯宣战,1856年以俄罗斯失败告终,沙皇政权的威信扫地,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内外交困的俄罗斯不得不出售了自己在北美的殖民地阿拉斯加。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采取改革措施。1861年俄罗斯政府下达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废除农奴制,同时在体制、教育体制等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同时,设想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未建成,俄罗斯的对远东的军事投送能力非常有限。
1852年11月,自由派加富尔出任萨丁国王首相,开始了意大利统一运动。加富尔倾心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由此加富尔开始运用王朝战争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完成统一大业。
最后1866年,俾斯麦准备法奥战争,普意两国缔结了军事协定,意大利参与反奥战争,战后威尼斯割让给意大利。
1860年,加里波第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不久加里波第交出了自己的全部权力,也就是说两西西里王国的领土同撒丁王国的领土合并了,
1866年,奥地利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的主导权的战争中败北。1867年奥地利皇室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协议,哈布斯堡帝国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匈牙利王国与奥地利帝国组成联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领地”,被简称为奥匈帝国(存在时间:1867年至1918年)。奥匈帝国是日耳曼人(奥地利)和马扎儿人(匈牙利)主导的二元制帝国,他们各自都拥有议会、政府和首相。帝国是由两个在内政上各自独立的立宪制国家——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两个国家除了共拥一君以外,还有共同的外交,军事,财政和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关税联盟。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处于普法战争的阴影中,赔款59亿法郎,损失巨大,正在卧薪尝胆,欧洲的霸主地位让位给了德意志帝国。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度不满。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3月26日进行公社选举,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5月28日巴黎公社被。其后法国政体在帝国与共和国之间不断的摇摆,动荡。
英国为了阻止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联合多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王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向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的失败而告终。
之后,英国在南非发动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80年至1881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至1902年。布尔战争是英国400年殖民历史里,230次殖民战争中,出兵最多,拖延时间最长,最残酷与开销最大的一场战争。大英帝国总共花费2.2亿英镑,费用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列强在19世纪的总和。预示着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海外扩张到达极限,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世界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时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美国、德国、日本和俄罗斯在1861年后的30年内发展得越来越快,是近代世界的主宰,但是满清的改革运动被中日甲午战争所打断,直到坠入失败的深渊,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样的改革起点,不一样历史命运,其实背后有更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在亚洲的4个国家,日本、中国、泰国、奥斯曼帝国四个国家,在近代的殖民化浪潮中,艰难的维持这国家的稳定与独立。其中日本开展了明治维新运动,较为顺利的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日本最大的特点是天皇长期以来都是虚位君主,天然的与欧洲的君主立宪制相吻合。而幕府执政的结构又与现代内阁政府类似,转型更容易获得成功。另一个因素是日本成为英国在亚洲制衡俄罗斯的最重要棋子。扶植日本,开展英日合作有着共同了利益。从后来的日俄战争可以看出诸多端倪。
近代的泰国独立于清缅战争时期,由郑宇带领泰国人民打败缅甸军队而独立,因缅甸大军被调离,北上与清军作战,泰国乘机独立;缅甸先与清军作战,败于清军,作为满清的附属国;后又与英军作战,最后被英国打败,成为英国殖民地。泰国作为英法两大列强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而存在(缅甸与印度之间),当然泰国也进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与国际接轨,打开国门,经济上成为列强的附庸,列强不用进行战争也能获得泰国开放的市场。但这种经济丧失独立性后,国内各方势力失控,造成泰国政局动荡,这种局面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好转。
奥斯曼帝国与满清帝国都进行了改革开放,奥斯曼比满清更早。但两大帝国都没有顺利转型成功。工业化进程造成国内阶级的对立,奥斯曼帝国内部还有民族的对立,各种矛盾激化,改革虽然取得的一些成果,但同时造就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奥斯曼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解体。奥斯曼的外部军事压力远大于中国,内部也比中国复杂,欧洲列强的向外扩张,在亚洲方向,首当其冲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衰落后,英国进入南亚印度地区,包括缅甸;法国进入印度地区;俄罗斯进入西伯利亚达到太平洋,并放弃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区,从北面的外东北与西面的外西北入侵中国,并开始专门对付中国。到了19世纪末欧洲列强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大包围,但时间比入侵奥斯曼晚200年,比印度晚100多年。中国的另一大危机来之东北亚的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自此列强完成了对中国东西南北全方位的包围,中华民族陷入最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