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十一五”广西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时间: 2024-07-01浏览次数:
 “十一五”广西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十一五时期,广西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伴随着总量扩张和发展水平提高,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果显著,特别是轻重工结构不断优化,千亿元产业、重点行业发展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步,工业经济结构整体形势呈现出良性的优化和升级。这对加速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明显提升工业化水平,实现广西工业

  “十一五”广西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十一五时期,广西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伴随着总量扩张和发展水平提高,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果显著,特别是轻重工结构不断优化,千亿元产业、重点行业发展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步,工业经济结构整体形势呈现出良性的优化和升级。这对加速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明显提升工业化水平,实现广西工业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跨越式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广西工业结构仍不够合理,工业化水平明显偏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西工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运用工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根据广西十一五期间数据资料,对广西工业结构调整变化,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布局变化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对如何进一步优化广西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实现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广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根据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一般过程,主要是消费资料生产为主向资本资料生产为主的转变,或者是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转变。根据初步统计,按工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分行业资料测算,从消费资料生产和资本资料生产的结构看,2010年消费资料产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9.9%,比2005年下降7.3个百分点,而资本资料产业总产值比重则达到58.1%,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从轻重工结构看,2010年重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2.2%,比2005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工业化进入中级化阶段。十一五期末,广西工业发展实现了从初级化阶段向中级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用工农业增加值比例表示,2010年广西工业化率为2.3,比2009年提高0.8点,比2005年提高0.9点;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表示,2010年广西工业化率为40.6%,比2009年提高3.7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8.8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广西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用国际通用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衡量,在十一五期末,广西工业化跨越式地迈进了工业发展的中级阶段。

  重工业的主动力作用增强,地位不断提高。根据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一五时期,广西处于工业发展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的临界时期,这一阶段工业发展主要以重工业发展为主,以增量发展为主、存量优化为辅。2010年,广西重工业的企业数量4352户,拥有总资产6265.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934.5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131.3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592.58亿元,利税总额557.00亿元,从业人数77.72万人,以上7大主要指标占工业比重均超过60%,最高达到75.1%,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3.2个、2.8个、3.2个、3.5个、3.2个、3.4个、2.6个百分点,重工业已经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绝对主力。从发展情况看,十一五时期,广西重工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7%,比工业平均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比轻工业平均增速高出5.6个百分点。2010年,重工业增加值贡献率高达79.0%,高出轻工业56.0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时期,广西重工业发展明显加快,贡献增大,对工业乃至广西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明显增强、地位不断提高。

  轻工业实现较快发展,仍是广西工业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广西轻工业企业2510家,比2005年增加936家,年平均增长9.8%。实现工业总产值2676.03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27.7%。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和从业人数分别达到2073.10亿元、2467.24亿元、166.84亿元和50.43万人,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0.2%、27.0%、27.3%和5.4%。轻工业实现出货值168.55亿元,占工业比重达到48.6%,比2005年提高10.1个百分点。轻工业出口率为6.7%,比重工业高4.0个百分点。从出货值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为22.30亿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18.40亿元,食品制造16.95亿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10.96亿元,纺织9.68亿元,纺织服装、鞋、帽制造4.98亿元。

  分产业看。十一五时期,广西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大千亿元产业快速增长,推动广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14大千亿元产业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85.12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28.7%。其中,食品产业于2008年、汽车和冶金产业于2010年率先突破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大关;机械、电力、石化等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也已超1000亿元目标。

  分行业看。十一五期间,广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8大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并保持传统支柱行业地位;重点发展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大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产值增速比十五时期分别提高12.3个和24.5个百分点。2010年,这10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合计7077.55亿元,占工业比重为73.6%,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1%,比十五时期年平均速度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319.09亿元,居广西各行业之首;制糖业实现产值424.05亿元,居全国各省之首。

  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突破,非公企业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广西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战略部署,通过推进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引导和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成为广西工业经济的主力军。2010年,广西非公有制企业579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1.41亿元,盈亏相抵后利润为259.76亿元,安排从业人数88.38万人,分别占工业企业各项指标的84.4%、57.7%、55.8%和69.0%。与2005年相比,广西新增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005家,占工业企业数量比重提高14.0个百分点,收入比重提高10.0个百分点,利润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从业人数比重提高11.1个百分点。从分类看,2010年私人控股企业、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外商控股企业、其他控股企业分别占工业产值的47.1%、5.1%、6.6%、0.5%。非公有制工业的主要指标占全部工业比重均已超过一半以上,表明广西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突破,非公有制工业已成为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公有制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龙头骨干作用不断加强。十一五时期,通过体制改革、资产及资源整合,广西公有制工业经济总量规模有所收缩,但重点行业和企业在政策、资源、资金、技术等各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企业综合实力明显强于其他类型企业。2010年,公有制工业按从业人数平均计算的资产、收入、产值、利税等主要指标平均水平均高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这些指标的年均增速也明显快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表明广西公有制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竞争力增强,龙头骨干作用进一步加强。

  工业行业的集中度提高,有力推动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加快。根据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主要指标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CRn,n为企业数)来表示行业集中度,2010年,市场集中度(CR4)超过35%的20个行业中,烟草制品业CR4达到100%,前4位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62亿元以上,表明行业生产基本集中在前4位企业,企业规模大、数量少,这种特点符合规模经济要求及国内行业整合的发展趋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CR4分别达到84.8%、60.0%、59.8%、55.4%,前4位企业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8.99亿元、195.59亿元、50.00亿元和140.70亿元星空体育官方网,这4个行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存,行业领先企业优势地位明显,有利于提高相应行业的竞争实力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拓展企业自我调整转变、快速成长的空间,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2003年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的标准,用行业内大中小型企业的比例来表示企业规模结构,2010年,广西大中型企业651家,比2005年增加207家。其中大型企业达35家,增加10家,中型企业达616家,增加197家。从大中型的户均指标看,2010年大中型企业户均资产达到8.47亿元,比2005年提高75.4%,大型企业提高77.8%,中型企业提高66.4%。2010年大中型企业户均产值达到7.99亿元,比2005年提高110.8%。其中大型企业提高93.1%,中型企业提高117.7%。2010年大中型企业户均收入达到7.56亿元,比2005年提高101.6%,其中大型企业提高87.4%,中型企业提高105.9%。广西工业企业规模结构向大中型化调整,进一步拓展了企业自我调整转变、快速成长的空间,增强了企业及行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耗能行业仍然是重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05年,广西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主要指火电生产)等6个高耗能行业有1413家工业企业,占重工业企业数比重60.9%,完成工业总产值1130.04亿元,占重工业总产值比重64.6%,对重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72.9%。到2010年,企业数量(2187个)和总产值(3947.69亿元)占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下降了10.6个和7.7个百分点,对重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56.6%。这表明,在十一五时期,高耗能产业虽然得到有效调整,但仍然是重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轻工业发展相对弱势和滞后。广西轻工业内部结构保持了相对稳定,但与重工业的发展相比,仍处于相对弱势与滞后的状态。2005年,轻工业企业单位数排前五位的行业主要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5大行业企业单位数(827家)占轻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3.8%,工业总产值(504.85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64.2%。到2010年,轻工业产业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企业单位数排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五个行业企业单位数合计1386家,占轻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5.2%,工业总产值(1792.91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67.0%。

  产业链是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以广西特色资源铝土矿生产为例,2010年,广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的产品产量比约为1:0.1:0.1,按1吨氧化铝约可以产出0.5吨电解铝、1吨电解铝约可以产出1.2吨铝材的加工比重测算,假设广西加工生产电解铝和铝材所需的氧化铝全部为区内自产,则生产电解铝仅利用了区内约25.2%的氧化铝,加工生产铝材利用了区内约18.9%的氧化铝。而以废铝为原料的、低碳的、铝二次利用的再生铝产业,以及氧化铝的横向综合利用等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此外,这种主要是利用资源、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或产值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在制糖、水泥和造纸等支柱行业的生产上同样存在。

  广西的资源型工业的生产能力集中度不够,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工业产业链未能有效延伸,这不利于上下游生产一体化,不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治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今后若干年,广西将面临许多机遇和优势: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三基地一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一些大项目陆续进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运营,其得天独厚的零关税优势将凸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广西将面临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的两区一带发展战略新格局的进一步形成等,前所未有的大量优惠政策扶持,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广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强大的能量。为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广西未来十年工业化发展指导思想,确定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走出一条工业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紧紧围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四大新兴产业。选择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伙伴、资产重组、筹划上市等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核心,盘活存量资产,调整提升优化工业结构,扩张企业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大力推进集团化经营,大力培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大企业。

  此外,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技术先进、在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扩张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培育专业化程度高、为大企业协作服务的配套型中小企业;大力培育生产经营产品有比较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强的特色优势型中小企业等等。

  信息化和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是发展低碳、高端化工业,增强广西工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一环。重点是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新、研发设计,开发应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一是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二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政府要增加科技投入总量,提高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三是完善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民营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水平和融资渠道。四是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新生产方法、新生产工艺的采用和新产品、新市场的形成;重点加强对广西工业产值比重高、社会影响大、技术含量低的食品、汽车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领域的改造。五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加快建立以大型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增强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活力。

  为此,要以全社会信息化为目标,以网络为先导,加快以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发展。主要任务是:抓紧信息传输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政府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金融等信息应用系统;强化以网络、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系统集成为中心的应用信息产品开发,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扩散;扬长避短,发展有特色的敏感元件、陶瓷电容器电子浆料和电子级高纯材料、各类专用机和专用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制造业。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资、扩大开放,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多种区域性优惠政策,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削弱了税收优惠的产业优惠效应,没有体现产业发展的差别。另一方面形成了区域内外税负的差异,导致了税收管理的漏洞,特别是诱导一部分企业不断变更企业经营地点,以获取更大的税收利益。 十二五期间,财税扶持要体现产业发展差别,引导增量资产对新兴制造业优化和升级提供支持。一是要强化税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向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节能环保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流动。二是优惠政策向高、精、深方向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搞好深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三是深化对外开放,涉外税收优惠走向更高的档次。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外资在广西设立研发中心。

  坚持以园区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发展空间,创新开发方式,改革运行机制,增强开发区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实现园区的产业集聚,为工业结构调整打造助推引擎。以全区重点监控的园区为龙头,重点吸纳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资源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对区域经济带动力较强的优质项目。依托产业资源,拓宽外资利用渠道,扩大外资利用水平,构建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和产业招商机制。特别要抓住广西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多区域经济交汇点的优势和机遇,加快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提升广西工业园区的规模和档次。


Copyright © 2016-2024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

冀ICP备170058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