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刘居英抗美援朝结局或改写!他提出重要建议总理:同意!会上,刘居英根据朝鲜战局向周总理汇报了,铁道运输部队在朝鲜这几个月的具体情况,指出了部队面临的隐患和问题,并提出了后续作战如何改善的想法。
也正是刘居英的提议让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披荆斩棘,收获了奇效,部队屡屡获胜,很快将美国送上了停战协议的谈判桌。
志愿军为了更好的协调部队集结和入朝铁路运输的指挥调度问题,进一步解决部队在运输指挥上的纷争,以更好地让朝鲜的交通线适应战争的需要。
经铁道部与东北地区的负责人商议后,选定在沈阳成立指挥部,具体负责向朝鲜运输相应物资的日常工作。
不久后,志愿军铁道兵部队进军朝鲜,与朝鲜当地的铁道兵并肩作战,负责当地交通线的抢修。随着朝鲜当地战局的日益复杂,朝鲜铁路运输的压力日渐繁重。
12月,东北人民政府联合东北军区发布《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以沈阳的指挥所为核心,让刘居英来领导东北军区向朝鲜运输物资的工作。
其实早在志愿军决定出兵朝鲜之前,当地的铁路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处于严重瘫痪的状态。前三次战役结束后,铁路运输问题凸显,很难满足部队作战需要。
对此,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于12月23日向党中央和东北军区致电,指出了朝鲜当地交通运输的严峻性。
假使志愿军在这样的交通线作战的话,部队要想继续向南进发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的话,势必会让志愿军陷入长期的疲劳战,这对部队极为不利。
彭德怀的担忧很快就得以应验,志愿军在顺利攻破汉江后,因缺少必要的军备物资,不得已停下前行脚步,改变作战策略,迎接美军的第四次进攻。
中央在收到彭德怀的电报后,经过商议决定于1951年1月22日在沈阳召开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旨,就是总结志愿军在抗美援朝这段时间后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疏通朝鲜战场上的交通线,更好的进行物资运输。
刘居英将部队在朝鲜战场上面临的问题,都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朝鲜铁路沿线各机务段的铁道兵长期在美军的炮火下抢修铁路,官兵们没有畏惧,他们尽最大可能保障铁路运输的畅通。
此外,鉴于当时朝鲜地区并不畅通的交通现状,铁道部队也出现了物资短缺,后续甚至出现了无法修缮被炸铁路的问题,战士们内心很是焦虑、愧疚。
若想解决这样的现状,我们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支持,还希望中央能够给我们派高射炮部队,这样我们能互相配合,给敌军以必要的反击。
刘居英讲完后,周总理下令:“调配三个高炮师给刘居英的部队,让他们相互配合在朝鲜建立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月,朝鲜地区连日来的阴雨致使当地发生特大洪水,造成当地的铁路、桥梁等重要交通干线被冲毁,严重影响在朝志愿军的后续作战。
部队一到朝鲜,就投入到了紧急的工作中。在刘居英的英明决策下,他们将铁路抢修星空体育官方网、抢运与作战部队高炮防护相结合,配合当时志愿军的防卫体系,不仅克服了洪水的冲击还成功阻挡了敌人的频繁轰炸。
从1951年8月起,集中了朝鲜境内3个师及多个团外加大量的独立营中70%的高炮部队,迅速投入了反“绞杀战”的作战中。
提高部队机动性的作战方针,增加铁路沿线的火力布控,让美军的战机只要经过朝鲜北部的铁路沿线,就会受到志愿军高射炮部队的重点照顾。
刘居英在具体工作中总结经验,制定了多种创造性措施,以提高铁路抢修部队的抢修速度和质量,尽最大可能保证铁路多通车,能够正常为前线部队运输补给。
然后,志愿军还协调1个多师和志愿军后勤警卫队的兵力在新修筑的公路沿线设置警卫哨,为公路沿线经过的车辆进行防空警报。
“这是国家给我们派来的副院长,刚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英雄,刘居英同志。他可是北大的高材生,纯正的知识分子,让我们欢迎他。”
代表团出访前,陈赓还专门致电刘居英,让其注意对这三国中导弹专业建设的关注,并结合本国实际,形成自己对哈军工如何开展导弹专业建设的认识。
“回到学校后要率领学校骨干认真总结,将这三国军校中优良的办学经验进行吸纳,为我所用。商讨完毕后,你们可以向中央打报告,提出筹备导弹专业的建议了。”
8月7日,刚刚回到哈尔滨的刘居英根据这两年来在办学、实践中的思考,联同刘有光二人一道,向起草了一份报告,题名为《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组织计划的报告》,并很快收到了中央同意开办的批复。
刘居英在哈军工工作期间,他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及国家建设的需求,在哈军工的建成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思想,为中国军事高等院校的发展史书写了壮丽的一笔。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刘居英率领的铁道兵还承建了全国重点工程的建设,为各地民生、经济发展,国防建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