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Sports广州钢铁厂见证铁水奔流重工业史从广州地铁1号线终点站西塱出站,步行不久便可看到不远处耸立着锈迹斑斑的高炉、烟囱、龙门吊。周围遗留的厂房、机车等生产设备,让这片区域俨然成为一座褐红色的“钢铁森林”。
这里承载着一代广州人对广州重工业发展的记忆,这里也曾在中国工业史上留下辉煌的落笔。“广州好,钢厂烁红霞。烟突嵯峨穿翠幕,铁流腾沸出丹葩。不见日西斜。”这段描述广州钢铁厂生产的诗句,依稀讲述了那段广州铁水奔流、制造业成长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尤其是迈入工业化起步阶段后,国内对钢铁产品需求量激增,钢铁工业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之一。1957年,国家冶金部提出按照30万吨级规模建设18家地方小型钢铁厂的部署。
彼时,广东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是“手无寸铁”。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决定,要集中力量短期内在广州兴建一座小型钢铁厂。1957年10月,广州钢铁厂破土动工建设。当时条件艰苦,连办公室都是用竹子、芦席简易搭建的,但是参与筹备的工人还是干劲十足。
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1958年7月1日,广州钢铁厂一号高炉点火、出铁,广州钢铁厂正式投产。广州钢铁厂建成之初,一共四个车间,包括炼铁车间、炼钢车间星空体育官网、轧钢车间和焦炭车间。广州各大企业和生产力量倾尽全力,支持钢铁生产,广州钢铁厂建成了广东省第一间钢铁炼合厂,年产钢5万吨。从此广州工业发展踏上新的里程,也结束了广东“手无寸铁”的时代,更揭开了华南钢铁工业史崭新的一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广东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在此契机下,1984年广州钢铁厂注册了“五羊”作为钢材产品商标,并于1998年注册“Y”商标作为钢材产品图形商标,两者一直沿用至今。
广州钢铁厂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抓住潮流一路拼搏,多项改革创下全国率先、多个生产项目拿下全国第一。1987年,广州钢铁厂引进瑞士40吨超高功率电炉并于翌年建成投产,开创了我国超高功率电炉炼钢先河。一时间,广州钢铁厂风光无二。
经历了十年,广州钢铁厂的瓶颈也开始出现。于是,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合资上面。1988年10月,广州钢铁厂与香港粤海企业(集团)公司合资成立广州钢铁有限公司。
本次合资带来了4800万美元资金,广州钢铁有限公司决定把资金全部用于技术改造,并瞄准了海外市场。就这样短短数年间,广州钢铁有限公司产能扩大数倍,也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竞相效仿的对象。1991年12月13日,广州钢铁有限公司年产钢突破50万吨。
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打破依赖进口的局面,但企业面临新科技、自动化的时代挑战。
1994年6月,广州钢铁有限公司棒材连续轧钢生产线投产,建成投产全国第一条具有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的连轧生产线,推动国内棒材轧钢从横列式工艺走向连续轧钢,这也代表了当时全国科技含量最高、自动化程度最好的生产设备。1996年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地方钢铁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广钢集团公司年产钢300万吨庆典仪式举行,这一次,距离达产200万吨仅相隔2年。
进入2012年以后,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为适应广州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广钢开始谋划转型发展。2013年9月29日,根据广州市政府《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及转型发展整体方案》,广钢完成了“钢铁冶炼和制造”的历史使命,逐步关停白鹤洞长流程生产线,运转了半个世纪的白鹤洞生产基地走出历史舞台。
广州钢铁厂见证了广州重工业发展的历史,撑起了广州制造业发展的脊梁。如今,这片曾经机器轰鸣的广州钢铁厂旧址,将通过园林与广钢历史遗迹的结合,把遗址内工业遗产元素串珠成链,把一代人对广钢的深沉怀念融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更新中融入工业记忆。未来,期待广州钢铁厂旧址以广钢工业遗产博览公园的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