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度看制造业发展的高质量特征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统计数据,GDP同比增长6.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2%、6.3%、7.5%,受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仅第一产业增长率比2017年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落后0.1、0.2个百分点,较为符合预期,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趋势不改。其中,制造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
从增加值角度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1—2月份和3月份同比增速分别为7.2%、6.0%,3月份6.0%的增速为自去年9月以来最低,但并非实质性下降,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包括去年3月份增速(7.6%)相对过快造成基数过高,以及今年春节因素使得工业企业普遍开工晚、重在消化以往库存、出货值增速放缓等。分行业来看,41个工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在增长,比去年有所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和8.8%,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1和2.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分别上升 12.7%和32.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8个百分点。从产品上看,供给侧改革效果显著,除钢材外,一季度生铁、水泥、焦炭、硫酸、烧碱、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2%,新能源汽车增长139.4%,工业机器人增长29.6%。
从效益角度来看,工业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9%,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89亿元,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比上年同期提高0.33个百分点。
从投资来看,一季度制造业整体投资增长率为3.8%,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较高(同比增长10.4%,创近三年来新高),存在一个挤出效应,以及受淘汰落后产能、防风险融资渠道整顿等因素影响。不过,局部有亮点,高技术产业投资上升,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4%。
综上,除去季节性调整外,制造业整体稳中向好。从结构上来说,通过传统落后产能下降、新产业发展提速,新旧动能得到转换,具有高质量发展特征。分析原因,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并取得良好效果,实体经济成本继续降低,减负效果明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98元,同比减少0.33元;二是营商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创新驱动效应明显,一季度全国新登记企业132.3万户,同比增长5.4%。
但也要看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虎视眈眈,为产业升级设置重重阻碍,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发起“301调查”,试图技术封锁中国。
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应全面评估贸易摩擦潜在风险,做好事态升级准备,防范技术封锁造成的技术断代风险;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降低制造业成本,放松管制,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从长期来看,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摒弃“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尤其是提升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的自给率。一方面注重自主研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提升科研人员待遇,优化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培养工匠精神,同时借鉴日本20世纪80年代突破美国技术封锁经验,与美国高科技公司合办企业、引入美国风投共同开发技术、将工厂开到美国并建设附属于工厂的研究所等,以绕过技术封锁,充分利用美国技术条件好、信息发达、人才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Star Sports。另外,注重创新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驱动的新一轮工业对各国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在这方面弯道超车,对于引领下一轮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