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官网中国现存的五代十国时期八座木结构建筑对中国现存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有的说五座,有的说六座,也有的说九座,笔者认真研究,发现为八座。
五代十国是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段乱世,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轮番登场,从后梁篡唐的907年开始,到北宋建立的960年止,一共延续五十多年。
十国当中九个在南方,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国,另有一个北汉在北方的山西,十国从杨行密建立南吴的902年开始,到979年北宋灭北汉完成统一止,共七十多年。
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留存至今的木结构遗存非常的少,没有争议的有以下四座。山西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山西平顺天台庵大殿,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吴越乾德二年(964年)
龙门寺位于山西平顺县城三十多公里的太行山里,浊漳河谷地沿岸,寺院不大但保存下来六个时代的古建筑。
西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悬山顶,没有补间铺作,没有普拍方,柱头铺作只有一跳华栱,是里面的梁头伸出,跳头没有令栱,以短替木托橑风槫。
根据庙里留下来的五代时期的经幢记载,龙门寺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现在把这个年号作为西配殿的创建时间,但题记中并没有具体指出西配殿的建造时间。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一根四椽栿通搭前后,四椽栿以上的结构大约在明代有改造,增加了屋顶的坡度。柱头铺作只有一跳华栱,是里面的梁头伸出,跳头没有令栱,以短替木托橑风槫。
过去一直是推断为唐代的建筑,但现存的唐代建筑中没有与天台庵相同的梁栱结构,后面的宋代建筑中也没有同类型参照物,要想推翻前人的推断也找不出证据
前几年维修时,在脊槫发现了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年号,在椽子发现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年号,这两个年号都是后唐明宗李嗣源时期的,所以现在天台庵是一座创建年代明确的五代建筑,终结了断代悬疑
万佛殿是庙里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采用两道六椽栿通搭前后,梁架大气而且漂亮,柱头铺作是七铺作双抄双昂,补间铺作采用双抄,没有普拍方,柱头卷杀圆润,殿内彩塑现在认为也是五代时期的作品。
万佛殿的双抄双昂枓栱与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相似度很高,但结构完全不同,东大殿是梁头出第二跳华栱,万佛殿却没有
根据后世碑刻记载,万佛殿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天会三年(963年),并没有创建时的碑刻或题记发现,现在殿内的天会三年题记也是清代维修时写上去的
万佛殿建立时北宋已建立三年,北宋征服北汉是立国之后十九年的事了,著名的杨家将就是北汉灭亡之后归顺北宋的
华林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架椽,九脊顶,没有普拍方,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采用的都是七铺作双抄双昂,当心间用了两朵补间铺作,两次间各一朵,枓栱的排列密度比同样采用双抄双昂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要大,梁架采用四椽栿前后对乳栿用四柱,梁和昂的形状与北方有很大不同,地域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根据记载华林寺建于乾德二年(964年) ,这个年号也被用做华林寺大殿的创建年号,建筑本体并无创建年号题记,此时北宋已建立四年,但这个时候福州还属于吴越国,吴越国使用北宋的年号,直到北宋立国十八年后吴越国才归属北宋。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的一段乱世,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断,能留下些建筑遗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山西长治地区的浊漳河谷地,短短几十公里就有天台庵、大云院、龙门寺三处五代建筑,是最集中的地方,十分难得
著名的古城河北正定有两处文庙,一处是府文庙,保存下来一座推断元代的大门;另一座是县文庙,其大成殿是推断五代建筑。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梁架采用四椽栿前后对剳牵,柱头铺作是双抄,没有补间铺作,没有普拍方,枓栱以及梁柱用材很大。
,玉皇庙当然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庙宇,属道教建筑。而今天的主角山西布村玉皇庙建国后被当做粮库使用,修整前已破败不堪,濒临倒塌,修整后显示出历史的沧桑与厚重。现存中轴线上还有舞楼、献殿、前殿、后殿以及诸多朵殿、两厢等。其中前殿为五代、后殿为金代,东垛殿为元代,其余为清代,一座庙存宋、金、元三座早期木结构,这在现存古庙宇中难得一见。
位于山西长治市长子县东南二十公里的慈林镇布村。始建年代不详,史料与碑刻均无相关记载。通过对庙内殿宇与晋东南地区相同建筑对比,该庙中前殿为五代(也有人认为是唐或宋),后殿为金代,后殿东朵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清代。长 61.5米,宽 38.2米,占地面积约为 2300平米。玉皇庙前后分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门楼、前殿遗址、献殿、中殿、后殿,山门和后殿两侧分别设耳房、朵殿,西侧辟跨院。
前殿为五代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用四根八棱石柱,柱头卷杀明显,无普拍枋,阑额已被后代锯掉,但柱头留有上下两个安装孔。
无补间铺作,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里转四铺作单抄,梁头直出第二跳华栱。两跳华栱上面有两条斜置构件,斜置的支点在第二跳华栱上,后尾压在平梁的前出部分之下。
山面和后檐柱头铺作也是两跳华栱偷心造,第二跳分别是丁栿和劄牵伸出。梁架为三椽栿对后劄牵用三柱,三椽栿与劄牵在内柱上平接,内柱头施一跳华栱承托,两根八棱内柱的柱径比柱础和大斗小很多,估计后代抽换过。三椽栿上用了两块很高的梯形驼峰托平梁,驼峰边缘入瓣卷杀,前槽丁栿斜出,后尾搭在三椽栿上插入驼峰中,丁栿上也是用这种很高的梯形驼峰托系头栿,后槽丁栿与纵向的梁水平对接,以蜀柱托系头栿。平梁上用叉手和蜀柱,蜀柱下以一块方木代替驼峰,两条叉手与蜀柱上的大斗、襻间衔接,没有用丁华抹颏栱。
原起寺位于长治潞城区黄牛蹄乡辛安村东面的凤凰山顶(从村内看就像一个土高台)。北望即浊漳河。现存宋建大殿、明建献殿、东侧清建三佛殿、西侧宋建青龙塔。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檐柱无卷杀,无普拍方。
栌斗口内横向纵向一个卷云形的短替木。无泥道栱,直接呈柱头枋,上面隐刻泥道栱。主梁伸出外檐做华栱,承替木、橑风槫,无令栱,也是“斗口跳”。其枓栱和天台庵、龙门寺西配殿可以说构造完全相同
梁架:进深三间,四驾椽,结构为三椽栿平接后搭牵,通檐用三柱。献殿内有两块古碑,其中一块上世纪五十年代刻了新字
青龙宝塔又名大圣宝塔,八角形砖塔。一、二两层枓栱双跳,跳头直接呈替木。二层以上构造略有不同。一层东西两侧有砖雕直棂窗。一至三层为空心,三层以上为实心
爱塔传奇唐老师文章中曾说有一块断了的北宋元祐二年(1087)碑。上面记载“崇修宝塔,建立精蓝”,推测殿、塔均为宋建。但是看其大木构造却与五代建筑相符。有学者表示为唐建宋修。宋修仿古构造也有可能。
小张碧云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丹朱镇的小张村,其正殿建筑可追溯到北宋甚至五代时期,寺院结构分上、中、下三院。相传秦琼曾在此拴马。
长子县小张碧云寺在丹朱镇小张村碧云寺的大梁顶端斗拱处发现的真昂,是五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据著名古建专家初步判断,小张村碧云寺的主体建筑建于五代时期,在国内十分罕见。小张村距长子县城西十五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川的小村子。碧云寺就矗立于这小村子的中心。
碧云寺分上院、中院和下院三部分。碧者,绿也。因庙院内下院有古槐一株,高五丈多,其粗十四人手搭手方可合抱,从春到秋,遮天蔽日,满树碧绿。中院有巨柏五株,挺拔苍翠,终年碧绿。云者,指庙宇建筑结构布局严谨,手法苍古。从远处看,整个庙宇呈繁体的“云”字。正殿为云字头上一横,引路及石阶为雨中之一竖,地藏殿与西厢房为雨左边之一竖,上院矮墙与东边关圣殿与西厢房为雨之横折竖,引路两边之四株巨柏为雨中之四点;中院南边石阶东侧的巨柏为云之一点;中院南边矮墙为云之点下一横;下院西边的送子观音殿与舞台与耳房为云之横下之撇折;庙门为云之最后一点。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繁体“云”字,定睛看着这独具匠心的创造,我为我们古代先辈的独特创造赞叹不已。
碧云寺上院有正殿三间,为木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开间较大,出檐深远,檐下斗拱疏朗,规制严谨,角柱升起,檐角翘起缓和,给人以雄壮稳定之感。四椽袱贯通前后檐外制成华拱,梁架结构规整紧凑。正殿内正中为地藏菩萨像,慈眉善目,凝视远方。西边为老子,东边为孔子,又称“三教堂”。东西神台上立着十八罗汉像。西南角上有一和尚像,传说是建庙老僧的包骨像。正殿顶棚绘有壁画,隐约可辨“喜鹊登梅”、“麒麟献瑞”、“龙凤呈祥”、“百花争春”,线条流畅,庄重典雅,神形兼备,技艺高超,笔画传神星空体育官方网,给后人留下了五代时期社会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相传隋朝时山东好汉秦琼到西京长安送公文,返乡途中路过此地,人困马乏,于是将黄骠马拴在院外一古槐上,并依树小盹。后来,秦琼来到潞州城落难。无奈秦琼到潞州城外二贤庄卖马,结识了潞州豪杰单雄信,传为佳话。后来,秦琼帮助李渊、李世民父子灭隋建唐,成了唐朝的大功臣。有一老和尚云游来到碧云寺,见到那棵古槐,苍翠挺拔,依山傍水。听说秦琼在此拴过马后,成就了唐朝伟业,认为这是一风水宝地。于是,老和尚到此化缘,遂建成了碧云寺。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九脊顶,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都采用双抄,而且应用了普拍方,内部梁架是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弥陀殿内采用了许多不同形状的驼峰,是一大亮点。墙壁上还留下来一些壁画,与大殿同期。
该殿开始鉴定为五代时,后来在维修时,经过详细勘察方知是唐代建筑,唐代木结构建筑结构特点明显。